书郑克刚云泉清隐卷
[明代]:王恭
伯阳居柱下,曼倩金马门。大隐朝市间,玩世非避喧。
何如小隐云泉里,黄裳竹杖青丝履。白云为伴去还来,石泉泠泠洗心耳。
云本无心犹为君,吟边卧内共氤氲。泉飞隐处偏清响,雪夜凉天梦亦闻。
道人解作山林事,兴入丹青老将至。一饭王门不愿留,归来岂负云泉意。
道人家本住西镛,何事因栖海上峰。我欲寻山采芳去,云泉深处候高踪。
伯陽居柱下,曼倩金馬門。大隐朝市間,玩世非避喧。
何如小隐雲泉裡,黃裳竹杖青絲履。白雲為伴去還來,石泉泠泠洗心耳。
雲本無心猶為君,吟邊卧内共氤氲。泉飛隐處偏清響,雪夜涼天夢亦聞。
道人解作山林事,興入丹青老将至。一飯王門不願留,歸來豈負雲泉意。
道人家本住西镛,何事因栖海上峰。我欲尋山采芳去,雲泉深處候高蹤。
唐代·王恭的简介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...〔
► 王恭的诗(810篇) 〕
宋代:
释绍嵩
洛阳三十六峰西,曾为梅花醉似泥。
今日偶题题似着,屋檐斜入一枝低。
洛陽三十六峰西,曾為梅花醉似泥。
今日偶題題似着,屋檐斜入一枝低。
:
郑惠真
琵琶拨尽昭君泣,芦叶吹残蔡琰啼。
归见林逋烦说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琵琶撥盡昭君泣,蘆葉吹殘蔡琰啼。
歸見林逋煩說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清代:
黄遵宪
水是尧时日夏时,衣冠又是汉官仪。登楼四望真吾土,不见黄龙上大旗。
水是堯時日夏時,衣冠又是漢官儀。登樓四望真吾土,不見黃龍上大旗。
宋代:
王庭圭
闻说学诗如学仙,怪来诗思渺无边。自怜犹裹痴人骨,岂意妄得麻姑鞭。
曾似千军初入阵,清于三峡夜流泉。只今老钝无新语,枫落吴江恐误传。
聞說學詩如學仙,怪來詩思渺無邊。自憐猶裹癡人骨,豈意妄得麻姑鞭。
曾似千軍初入陣,清于三峽夜流泉。隻今老鈍無新語,楓落吳江恐誤傳。
:
林朝崧
负箧诸孙远,神山望眼中。高楼花萼感,俗物马牛风。
健饭不知老,佯痴久作翁。关怀唯一事,百岁树人功。
負箧諸孫遠,神山望眼中。高樓花萼感,俗物馬牛風。
健飯不知老,佯癡久作翁。關懷唯一事,百歲樹人功。
宋代:
刘筠
汉武高台切绛河,半涵非雾郁嵯峨。
桑田欲看他年变,瓠子先成此日歌。
漢武高台切绛河,半涵非霧郁嵯峨。
桑田欲看他年變,瓠子先成此日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