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

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

[唐代]:杜甫

使君高义驱今古,寥落三年坐剑州。

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未封侯。

路经滟滪双蓬鬓,天入沧浪一钓舟。

戎马相逢更何日?春风回首仲宣楼。

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你高风义节纵贯古今,却在寥落中困在剑州不得升迁。

世人只知文翁能够移风易俗,却往往忘记了李广一生不得封侯。

路经滟灏滩时我一个人双鬓蓬松地望着自己的小船在水上起起落落。

这年月兵荒马乱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逢呢?也许是春风和煦的时节在仲宣楼中相见吧。

注释

使君:指李剑州,当时任剑州刺史,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,名字不详。

文翁:西汉庐江舒县(今安徽庐江西)人。俗:一作“蜀”。

李广:西汉名将。

滟灏(yàn yù):即滟滪滩,在四川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,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。

仲宣楼: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560

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(763年)。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,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。前一年,杜甫到过那里,和他有交往。这年,杜甫准备离蜀东行,写了这首诗寄给他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马茂元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547-548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

猜你喜欢

二十一日收复南投街,连日大捷,重围 其四

陈肇兴

军令如山立,出门三五申。攻心师马谡,守法学曹彬。

但使擒元恶,休多杀一人。古来称善将,无敌是行仁。

从刘殿院借书

宋代沈与求

骨寒宜伴列仙臞,欲喜依刘计未疏。自昔暗中人易记,到今名下士非虚。

欲从给事论奇字,拟向中郎得异书。愿借牙签三万轴,为公一一辨蟫鱼。

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

宋代王撝

嵯峨武夷山,中有梁栋姿。

凤凰鸣高岗,隐见视其时。

洪钟歌

宋代释印肃

昭文昭文施一钟,悬空随叩警盲聋。

圆音不断周沙界,纯体金刚空不空。

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

明代方孝孺

周道昔沦丧,凤鸟收其声。纷纷徇世士,各以智术鸣。

仲舒起西都,蜀汉有孔明。下帷谈正谊,濡走济群生。

春尽夜坐三首

宋代杨万里

病夫说病诉旁人,他自开眉我自颦。

後有病夫看病句,不须告欣亦沾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