鹬蚌相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。
出处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二折:“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,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。”
例子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鹬蚌相持,自己渔人得利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
繁体鷸蜯相持
感情鹬蚌相持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近义词鹬蚌相争
反义词相辅相成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枉尺直寻(意思解释)
- 上气不接下气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以权谋私(意思解释)
- 喟然长叹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叫苦连天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快人快语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※ 鹬蚌相持的意思解释、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由 焅摘词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斩钉截铁 | 斩:砍断;截:切断。砍断钉子切断铁。比喻做事;说话坚决果断。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惨不忍睹 | 睹:看。情景凄惨;使人不忍看下去。 |
敬业乐群 | 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 |
风驰电掣 | 弛:快跑;掣:闪过。像风奔驰;像电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闪而过。也作“风驰电赴”。 |
香草美人 |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香销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销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。 |
有去无回 | 只有出去的,没有回来的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一干二净 |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
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。 |
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国。月亮普照全中国,而人间苦乐不同,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,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众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