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ào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基本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。
出处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冤业随身,终须还账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别财异居 | 《宋史 太祖纪二》:“癸亥,诏:荆蜀民祖父母、父母在者,子孙不得别财异居。” |
吉星高照 | 陈残云《热带惊涛录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,带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 |
卑谄足恭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 |
不二法门 | 《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 |
翻箱倒柜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笼,满屋寻一个遍,那有些影儿。” |
易子而教 | |
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 |
不分青红皂白 |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经纬天下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