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尽粮绝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àn jìn liáng jué
基本解释打仗时弹药用完;粮食也吃完了。形容情况困窘;处境危急。
出处宋 魏了翁《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》:“血战三日夜,矢尽援绝,遂死之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弹尽粮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弹尽粮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讴功颂德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 |
多多益善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 |
一时一刻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可怜今日我无钱,一时一刻如长年。” |
如履薄冰 |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 |
意气风发 | 三国 魏 曹植《魏德论》:“武皇之兴也,以道凌残,义气风发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进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 |
不治之症 | 鲁迅《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》:“说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脏及心,已成不治之症,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 |
不置可否 | 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无所可否。” |